刑法第八十七條裁判彙編-監護處分000700
刑法第87條規定: 因第十九條第一項之原因而不罰者,其情狀足認有再犯或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時,令入相當處所,施以監護。 有第十九條第二項及第二十條之原因,其情狀足認有再犯或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時,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,令入相當處所,施以監護。但必要時,得於刑之執行前為之。 前二項之期間為五年以下。但執行中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,法院得免其處分之執行。 說明: 祇要「其情狀足認有再犯或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時」,法院即應義務宣付監護處分,並無裁量權 刑法部分條文於民國94年2月2日修正公布,並自95年7月1日施行,其中第87條第2項之規定,由修正前之「因精神耗弱或瘖啞而減輕其刑者,『得』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,令入相當處所,施以監護。」修正為「有第19條第2項及第20條之原因,其情狀足認有再犯或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時,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,令入相當處所,施以監護。但必要時,得於刑之執行前為之。」換言之,祇要「其情狀足認有再犯或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時」,法院即應義務宣付監護處分,並無裁量權(見該條文修正之立法理由)。 (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848號刑事判決) 刑法第87條第2項於民國94年修正公布,自95年7月1日起施行。修正後條文明確規定,若行為人因第19條第2項或第20條之原因,其情狀足認有再犯或危害公共安全之虞,法院應於刑罰執行完畢或赦免後,令其入相當處所施以監護,且必要時可於刑罰執行前為之。此修正條文改變了原本「得」宣告監護處分的裁量性,強化為「應」義務性地宣付監護處分,法院不再有裁量權。立法理由指出,此規定旨在增強對具有潛在危害之行為人的管控,保障社會公共安全。據此,只要案件中具備「再犯或危害公共安全之虞」的情狀,法院即須依據條文要求,宣告並執行監護處分。 刑法部分條文於94年2月2日修正公布,並自95年7月1日施行,其中第87條第2項規定,由修正前:「因精神耗弱或瘖啞而減輕其刑者,『得』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,令入相當處所,施以監護。」修正為:「有第19條第2項及第20條之原因,其情狀足認有再犯或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時,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,令入相當處所,施以監護。但必要時,得於刑之執行前為之。」同條項規定再於111年2月18日修正為:「有第19條第2項及第20條之原因,其情狀足認有再犯或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時,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,令入相當處所或以適當方式,施...